Python装饰器与Java注解或Java中的切面是一样的吗?

68 投票
4 回答
23978 浏览
提问于 2025-04-17 18:43

Python中的装饰器和Java中的注解,或者像Spring AOP和Aspect J这样的东西,是一样的,类似的,还是根本不同的呢?

4 个回答

2

我用这两种方法的方式差不多:就是用来开启或关闭调试或者测试的选项。

举个例子(Python中的装饰器):

def measure_time(func):
    def _measure_time(*args, **kwargs):
        t0 = time.time()
        ret = func(*args, **kwargs)
        print "time=%lf" % (time.time()-t0)
        ...
        return ret
    return _measure_time


@measure_time
def train_model(self):
    ...

对于Java中的注解,可以使用 getAnnotation等方法 来完成类似的工作,或者做一些更复杂的事情。

33

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问题,任何同时接触这两种语言的人都会遇到。我自己也花了一些时间在Python上,最近又开始学习Java,下面是我对这两者的比较看法。

Java中的注解就是注解,它们是标记;是关于它们所标记的对象的额外信息的容器。仅仅存在这些注解并不会改变底层代码的执行流程,也不会在底层代码上加上什么封装或包装。那么它们有什么用呢?它们会被注解处理器读取和处理。注解中包含的信息可以被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使用,以添加一些辅助功能,让生活更轻松;但是,再次强调,它们既不会改变底层代码的执行流程,也不会对其进行包装。

如果你用过Python的装饰器,就会明白“不会改变执行流程”这点的重要性。Python的装饰器虽然在外观和感觉上与Java的注解相似,但在内部工作原理上却大相径庭。装饰器会把底层代码包裹起来,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各种处理,甚至可以选择完全不运行底层代码。它们把底层代码包裹起来,并用包裹后的代码替换掉底层代码。它们实际上是在“代理”底层代码!

这与Java中的切面(Aspects)工作方式非常相似!切面的机制和灵活性都相当成熟。但从本质上讲,它们的作用是——对“被建议”的方法(我在这里用的是Spring AOP的术语,不确定是否适用于AspectJ)进行包装,添加功能、条件等,然后用包装后的方法来“代理”这个“被建议”的方法。

请注意,这些思考是在一个非常抽象和概念化的层面上,目的是帮助你理解大概念。随着你深入研究,装饰器、注解、切面这些概念的范围会变得相当复杂。但在抽象层面上,它们是非常可比的。

总结

从外观和感觉上看,Python的装饰器可以认为与Java的注解相似,但在内部工作原理上,它们与Java中的切面非常相似。

75

Python中的装饰器其实就是一种语法上的简化,它的作用是把一个函数传给另一个函数,然后用结果来替代第一个函数:

@decorator
def function():
    pass

这其实就是一种语法上的简化

def function():
    pass
function = decorator(function)

Java中的注解本身只是用来存储一些元数据,你还需要有其他东西来检查这些注解,以便添加功能。

 

Java的面向切面编程(AOP)系统是建立在Java之上的庞大系统,而装饰器只是语言的一种语法,几乎没有附加的意义,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直接比较。

撰写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