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三维可视化在编程语言中半个世纪后仍显困难?

0 投票
1 回答
506 浏览
提问于 2025-04-16 19:18

根据我的了解,目前没有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3D可视化工具。我说的“完全”是因为现有的工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

  • 灵活性不足
  • 加载和初始化过程很慢(比如 ETS-Mayavi2,...
  • 即使使用了 OpenGL,运行速度也很慢(比如 VPython,...
  • 在旋转和缩放时经常出现很多错误
  • 处理大数据时不太可靠
  • 看起来很过时

如果你能推荐一个适合 PythonFortran 的满意的工具,那就太好了!

1 个回答

4

这可能是因为“完全”这个词很难定义。

你是指像“可视化库中的C++”那样的东西吗?在这里你可以进行布尔建模、光线追踪、像素着色器、透明的MAX文件加载,并且在后台有加速结构编译?同时还能实现实时的《指环王》电影战斗动画,使用卡通着色器和科学可视化?而且还自带表面优化?游戏引擎和物理引擎也包括在内,即使你只需要三个平面着色的三角形?

这样的库写起来会非常困难,光是光线追踪的部分就有数百篇科学论文和成千上万页的书籍(比如Pharr/Humphreys的《PBRT》),需要多年的学习。表面简化、地形可视化、加速结构(可以参考Vlastimil Havran的论文)、着色器构建、性能优化(可以参考Agner Fog的指南)、处理大数据集的流式技术也是一样。

有很多引擎,适用于不同的目的。

所以你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是:因为还没有人做到这一点

撰写回答